无量寿经快诵网

《孟子》疑难句读辨析一例

发布时间:2022-10-14 09:55:39作者:无量寿经快诵网
《孟子》疑难句读辨析一例 《孟子》疑难句读辨析一例

  杨逢彬

  一

  杨树达先生的名著《古书句读释例》最后列有12条“数读皆可通”的例句,都是千古以来未曾解决的难题。其中一条见于《孟子·尽心下》,其文为: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上文从“卒为善士”到“有众逐虎”,历来有两种句读。自汉儒赵岐以来的传统句读为:“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另一种句读为:“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这种句读法是宋代刘昌诗首先提出来的。赞成这一说法的有宋代的周密、明代的杨慎、李豫亨等,反对的则有清代的阎若璩。但以上诸家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文气”上找根据。关于这一点,后面还将详谈。

  第二种句读虽有刘昌诗倡之在前,周密、杨慎、李豫亨等应之在后,但此后近千年来的各种《孟子》版本,却仍率由旧章。直到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依然采用第一种句读。不过他所作的注释中列有刘、周、阎的论述,并加上按语——“两读皆可通”。

  但所谓“两读皆可通”,只是无可奈何的处理。事实上,只可能有一种读法是正确的。

  在我以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为底本整理的《孟子今注今译》中,是采取的第二种句读。不过当时仅凭语感,未作深入研究。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仔细探讨这一问题。

  二

  我们认为,第一种句读中的“则之野”,在《孟子》时代的语言中是否说得通,是大可深究的。

  先看“则”字。

  作为虚词用的“则”是个连词,它“既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也可连接句与句,表示顺承或转折关系”。

顺承关系“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的相承。可译为‘就’、‘那’、‘才’等”;而转折关系“所连接的后一部分与前一部分所要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可译为‘反而’、‘然而却’、‘却’等”。

  根据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重刊之《十三经注疏》校勘本进行统计,《孟子》一书中有“则”字421例(包括“然则”、“譬则”、“是则”等复合连词)。除去做实词用的4例(其中3例出自引文)和另一例引文,以及“则之野”尚有争议外,尚余415例。我们从这415例作连词的例句中,依照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的标点,统计出连接句子与句子的“则”(不包括复合连词)共计222例。其中,表示顺承关系的较多: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非其道 ,则一箪食不可受之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予以为泰乎?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表示转折关系的较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以上,是较为普通的用“则”连接句子与句子的例句。下面,我们将《孟子》中语义关系较为复杂的用“则”连接的句子摘出,其中,有两例既含表顺承关系的“则”字,又含表转折关系的“则”字:

  (1)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

  (2)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3)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127;则何以异于教玉人琢玉哉?

  (4)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5)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之人也。

  (6)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7)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以上各段的语义关系虽较前举各例复杂一些,但“则”所以表达的顺承关系与转折关系仍是很鲜明的。因之,杨伯峻先生在各“则”字前均标上逗号,只有第六例除外。

  但第六例中第六个“则”字前所标的分号可能是个排印上的错误,观上文“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可知。即使不是错误,该“则”字所表示的与上文的顺承关系仍十分鲜明。

  由此可知,所谓“则”连接句与句,是指连接分句与分句,而分句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我们所统计的222例,除上引第六句第六个“则”字外,221例“则”前均为逗号。

  有些复句,由于使用句末语气助词的缘故,使对古文理解不太透彻的人容易在该语气助词后标上句号,这样,位于后面的“则”所表示的顺承或转折关系就落空了。如: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坚刀之徒是也。

  其实这一段中的“处官得其理矣”、“处官失其理矣”的两个“矣”字,其作用无非是因为前面的分句太长,故用之以助停顿,上说话人喘了一口气罢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则之野”。本文开始所引的那段《孟子·尽心下》原文,杨伯峻先生是这样标点的:

  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

  《辞海》冫部“冯妇”条则为:

  晋人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

  《辞海》马部“冯妇”条引上文,“卒为善士”后标以句号。

  这段原文,杨伯峻先生的今译是:

  晋国有个人叫冯妇的,善于和老虎搏斗,后来变成善人,(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有许多人正追逐老虎。……

  “则”字在译文中失踪了,显而易见,它是个累赘。

  我们看看原文和译文,“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句意已相当完整,这段话和“之野”之间既不必顺承,也不必转折,那“则”的连词作用体现在哪呢?我们若去掉“则”字,读起来不是要文从字顺些吗?难怪杨伯峻先生和《辞源》“冯妇”条的作者在“善士”后标上句号呢!而《辞海》“冯妇”条的作者,对此句的标点也颇费踌躇:标逗号吧。实在说不通;标句号吧,对后面的“则”又不好,只好以分号来折衷。

  再看东汉赵岐的注:

  卒,后也;善士者,以善搏虎有勇名也,故进以为士。之于野外,复见逐虎者……

  “则之野”在这里变成了“之于野外”,“则”字也不见了,恐怕赵岐也觉得“则”在这里是多余的。

  宋代孙奭的疏为:

  晋国有冯妇之人,善能搏虎,后为之善士。则之于野外,见有众人逐其虎……

  这里“则”没省去,但用得却十分勉强,如同蛇足。

  综上,第一种句读,“则”字这一关,首先通不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无量寿经全文

  • 无量寿经拼音

  • 无量寿经浅释

版权所有:无量寿经快诵网